学校首页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党建工作  学生工作  校友园地  分析测试中心  就业栏目 
  学院新闻  
百年之际抗击疫情,寝室打扫工作正...
科学防控,一起抗疫,防疫知识竞赛
化院春晖团队开展清雪活动
甘当绿叶拖红花 倾心丹心育桃李---...
学雷锋,清洁在行动
春光灿烂,返校“友”你更精彩
  通知公告  
   
   
   
网站建设规章制度测试2
网站建设规章制度测试1
   
 
网站建成文件下载测试2
网站建成文件下载测试1
 
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园地>>校友园地>>正文
 
知名校友——哈尔滨市“四有”好老师:张林伟
2017-10-14     (点击: )

 张林伟,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部主任,化学教研员南岗区政府兼职督学中学高级教师哈尔滨市学科带头人,哈尔滨市骨干教师,哈尔滨市优秀共产党员,哈尔滨市优秀教师

  一、教书——教育一线,储蓄锤炼

 1987年毕业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系,同年到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任教。其间,当过多年班主任、备课组长、学年组长。潜心钻研业务,专注于教育教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验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学思结合”、“学行结合”。他非常推推崇杜威的观点:“教育即生活”。

 1995年所教的一名学生考入清华,当该生告诉他化学试卷只错了一个选择题时,他切身体会了“学生的成功就是教师的快乐”,这种快乐进而激励了他在教育战线去求深求远。

 从获得区百花奖一等奖开始,做过百花奖十年回顾观摩课,多次做区高三复习观摩课,多次获得区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998年历经笔试、实验、说课、上课的四轮“较量和折磨”,获市高中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同年获得省高中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后来又获得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

 教书育人,诲人不倦,课上、课下都深受学生的喜爱,多次在学校的评教活动中被评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12年的高中教学,储蓄了经验,锤炼了意志,提升了能力。

 二、教研———研字当头,无私奉献

 1999年工作调转到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任中学部化学教研员。一如既往的踏实努力使他很快地熟悉了初中的教学和教研。他对自己的要求是:要做,能做,能做好。

 他深知既然是带领一支队伍,那就必须走在前面,站到更高处,看向远方,具有超前的意识和眼光。看得远,才能知道路;不走弯路,才能让老师放心地跟你走。搞教研,需要不断地思和想,需要时时创新,良好的标新立异,才能出众。

 他先充盈了自己,研字当头,课程标准和教材烂熟于心,张口就能说出教科书中某页的具体内容。在一次人教社组织的教材使用意见征询会上,提出了有价值的教科书编写现存问题和建议,并参编了人教社的《教师用书》。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参与主编的书籍《教师探究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由东北师大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教师提高提供了指导。

 此外,他更知以德服人,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上善若水,方可润物细无声。

 在一次省里的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他让参赛选手先说给他听,他一个个检查,并要求老师必须把说课稿背下来,最终,在比赛中,选手们表现相当突出,每位教师都获得了奖项,为哈尔滨市也为南岗区争得了荣誉,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2008年,17中学一个老师要参加在安徽黄山市举行的全国优质课大赛,他一遍遍听试讲,和老师一起研究,耐心诚恳,同自己上课一样,躺在床上都在思考着如何创造出高效精彩的课堂,最后,该老师获国家级特等奖。因为这节课,东北师大的郑长龙教授特意带两个研究生访谈该教师。成绩的取得,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它也会激励、带动很多人。

 如此,他指导了很多学校的老师在各种教学赛事中取得了国家、省、市、区各个级别的奖励。获奖是目标,过程最重要,在过程中提高。

高中教学皆能的他,对于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引领,超前到位。他的工作理念是:“精英教育缺不得,但整体提高更重要”。经常深入各中学听评课,进行实际指导,并结合各种教研活动,从理念到实际教学实施,再到师德建设,同各中学校长一起打造了一支优秀的南岗区化学教师队伍。不服输的团队精神在大型活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教师培训方面,他做了很多工作。建立了预备骨干和新教师培训标准代表省市到青冈县、兰西县等地送教下乡,现场上课观摩、评课讲座也进行了数次国培讲座,受到省市教研部门及教师的好评。

作为一个教研工作者,他甘为人梯。这种无私的、无保留的、卓有成效的奉献,已成为他的工作习惯,这使他深受基层老师的尊敬,被评为十佳教研员。

    被任命为南岗进修学校中教部主任,兼化学教研员之后,他工作量激增,又多了一个带中学教研员队伍的重任。本着为基层服务的思想,带领中学部各科教研员指导各个基层学校的教学工作,既承袭传统,又不忘创新。建立了集体视导工作标准,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有关领导来检查工作,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对于每周一次的深入基层学校的集体视导和每周一次的个人视导,都做到事先有计划、有想法,有针对性,使得每次深入都能对教师和学校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对基层教师提出的问题热心、耐心地解答,使中学部集体视导工作扎扎实实,减轻了基层学校的负担,为基层学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助力中学教育。



面对繁杂的工作,敬事而信,工作条理性强,事多而不乱,稳步行进。今后,他将继续在现有岗位上,努力前行,不忘初衷践行教育理念,继续做一名让领导、教师、学生信任的教育者。

上一条:知名校友——宋春莲
下一条: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校友
 牡丹江师范学院首页 | 图书馆 | 教务处 | 研究生院 | 科研处 | 校园办公网

牡丹江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版权所有  电话:0453—6511816  邮编:15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