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寒假,疫情来势汹汹,牡丹江师范学院的学子在放假返家后,积极响应属地政府、组织的号召,踊跃报名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开展社区(村屯)卡点值守、登记外来人员信息、进行健康码及轨迹查证、核酸检测秩序引导、数据收集统计、环境消杀等工作。
本次我们邀请了五名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同学代表全体志愿者进行心得分享,下面就让我们来一睹他们的靓丽风采吧。
“作为一名青年志愿者,本就应该以回馈社会为目的地劳动。”19级化学班学生王凯带着这样的想法积极的投入到社区志愿者工作中。家住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的他,不畏家乡现在疫情之严重,别人退缩,他却勇往直前。王凯同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在社区内登记外来人员信息,检测出入人员体温,在寒风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贡献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王凯同学还和同他一起工作的志愿者朋友们去给社区每户普及防疫小知识,劝阻居民减少出行。“尽管也很辛苦,但也是职责所在,脚踏实地的做好监控与检测工作。相信祖国的春天来的不会太晚,疫情终将结束!”


同样在疫情刚严重之时,主动向社区提出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的,还有来自尚志市亚布力林业局成龙社区的刘丹。刘丹是19级应用化学2班的学生。在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刘丹同学就已经参加了志愿者活动,相比于去年的害怕迷茫,今年的她已经成为了更成熟的志愿者,担当起了更多的责任。刘丹同学的工作一是对于疫情防控的检测,二是核实人口信息,三是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居民登记信息。在这样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中,刘丹同学并不因此抱怨,而是觉得只要能进自己一份力,能看到情况一点点变好,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疫情仍在继续,但我也不会停下,只要疫情不结束,我就会一直坚守这份岗位,担起新时代青年应有的担当,为社区,为祖国尽一份绵薄之力。”
2020级化学2班的王宇宁同学在此次疫情反弹期间,趁着学业不太繁忙而省下来的时间,在自己的家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平坊镇为当地社区核对并登录全民核酸信息,积极地为全民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此次志愿活动中,王宇宁同学也收获了许多,她认为这项工作不但锻炼思维,更磨练意志,让她知道,她应该更努力的去回报社会,感恩社会,服务社会,为更多的人送去温暖,送去爱心,送去希望。“相比于去年抗击疫情的措手不及,如今中国抗疫显得沉着而又出奇的有效,使人们在远离疫情的同时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胜利指日可待!” 。
20级应化二班的于佳鑫同学,同样在寒假期间报名了本地社区的志愿者活动。家住哈尔滨方正县兴商社区的她,正在积极准备自己的工作。她认为:作为新时代新世纪的大学生,也自然应该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她与一起工作的志愿者朋友们挨家挨户的给社区及街道家庭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告诉他们疫情期间减少出门注重防护自身,同时也在多个交通要道设置防控点,对来往的车辆她们也都会进行劝阻,期望他们能够减少出行。她能做到的尽量都会做得更好。于佳鑫同学保证:“我会遵守学校对于防控疫情的规章制度,不提前返校,每日及时报自身的身体状况,让学校放心,父母放心。”


位于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平阳镇,也有一名抗战疫情的志愿者,她是20级化学师范1班的学生田野。她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每一轮核酸检测,帮助小区住户登记信息,控制外来人员进出入小区,查看健康码,测体温。“零下10度的夜晚,从早上六点开始准备,一直工作到晚上12点检测完毕,来不及喝一口水,只戴着一层防护手套的我手已经僵硬,不知道是因为冷,还是累,这时只能感受到疼。但是此时的我内心却是火热的,因为我看到了广大党员干部、一线的科技、 医务勇士们的不懈奋斗、和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中国人就是这样的团结,这样的怀爱,这样的值得赞美。中国加油!”田野动情的说到。
“之所以盛世太平,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纵使寒风刺骨,吹不散暖暖阳光,纵使疫情肆虐,洒不掉满满希望。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这场战‘疫’中,我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过,在自己的战场上拼搏过。希望大家都能像参加志愿服务的同学们学习,早日加入到无私的志愿服务中来,为祖国尽一份力 。同时也要加强个人防护,出门戴口罩,及时消毒。让我们进退相依,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