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全国化学教育高峰论坛暨《化学教育》读者、作者、编者学术交流会”于2021年7月18日至21日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世茂假日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学术交流会由《化学教育》编辑部、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主办,我院承办。
7月19日上午,大会开幕式隆重举行,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或特别行政区)的30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参会代表来自全国近200家单位,包括高等院校、职业学校、中学、研究院、教研室、出版社、公司等。本次会议设置了13个论坛,73场报告。
牡丹江师范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春江出席会议并致辞。李院长向全体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学校“十四五”办学目标和“做好两个规划、建设三个生态、突出四个特色、提升六项工程”的发展思路。李院长希望,通过本次会议,为广大专家学者提供深层次学习交流机会,增进学校之间、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平台。

牡丹江师范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李春江致欢迎辞
《化学教育》主编、化学教育学科委员会主任刘正平教授代表全国化学教育高峰论坛暨《化学教育》读者作者编者学术交流会组委会致辞。刘教授对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教师及志愿者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搭建面对面直接交流的平台,提升读者、作者和编者化学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水平,拉近读者、作者和编者之间的距离。刘教授表示,全国化学教育高峰论坛暨《化学教育》读者作者编者学术交流会将持续赋能发展,助力创新型化学人才培养。
《化学教育》主编、化学教育学科委员会主任刘正平教授致辞
随后,举行“化学教育研究知新奖”颁奖盛典,刘正平主编介绍了“化学教育研究知新奖”的由来和评选,共有14位老师获奖,其中有7位获奖代表出席颁奖仪式。
19日上午,全体大会有4场报告。刘斌校长作了“以课程标准为引领,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化学课程改革”报告;姜雪峰教授作了“万物无穷,元素有序——元素周期律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报告;毕华林教授作了“化学学科育人价值与学科核心素养”报告;莫尊理教授作了“新课程资源开发要义”报告。

19日下午,学术交流会安排了两个分会场进行交流报告,分别为高等教育分会场和基础教育分会场。在基础教育分会场,共有37场报告,内容涵盖:核心素养为本的化学教学论坛、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论坛、中高考命题与中高考复习论坛、教师专业发展论坛、优质课例展示论坛、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坛以及项目式化学教学论坛等7个论坛。在高等教育分会场,共有32场报告,内容涵盖:高校化学教学院长论坛、一流化学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大学化学MOOC、SPOC教学论坛、大学化学实验教学论坛、化学史与化学史教育教学论坛、大学化学理论教学论坛等6个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