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专业(师范)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70301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一、专业简介:
化学专业始建于 1979 年,具有近 40 年的办学传统和深厚的历史积淀。本专业师资队伍优良、 办学条件完善、教学和科研成果丰富,人才培养体系完整,连续三次被评为省级重点专业,2019 年 被评为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 1 个,省级精品课程 1 门,牡丹江市领 军人才梯队 1 个。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化学)授予权。 多年来本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在基础教育从事化学学科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在其各自的工 作岗位上成长为区域教学骨干和管理干部。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立足黑龙江,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优良的师德师风、先进的教育理念;具备系统的化学专业知识结构、 良好的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较强的化学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沟通协作 能力和育人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专业发展意识,能够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工 作的骨干教师。
化学专业培养目标对师范生毕业 5 年后的专业发展预期如下:
培养目标1(师德素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以立德树人为已任,教学中能够认真贯彻党和 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严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执教。热爱中学化学教育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成为学生思想进步的引路人。
培养目标 2(教学能力):能遵循中学化学课程标准,整体把握中学化学教材知识体系,理解 中学化学学科知识对学生发展的价值,在工作中表现出良好的中学化学学科教学和研究能力,能上 优质示范课。
培养目标 3(育人能力) :能综合运用化学学科知识、教育学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堂教 学与课外活动,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具有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和育人能力, 胜任班主任工作。
培养目标 4(发展成就) :能主动实现知识更新和自我发展,具备较强问题意识,勤于反思与 积累,有意愿和能力通过终身学习适应社会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长为区域中学化学骨干教师。
三、毕业要求:
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中学教师的要求,培养师德高尚、专业知识扎实、具备教学实践能 力和育人体验、综合素质较强,能胜任中学化学教学与管理工作的毕业生。
其具体毕业要求如下:
毕业要求 1: [师德规范]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 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 范,依法执教,立志成为“ 四有 ”好老师。
1.1 价值认同 坚定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教学过程中,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1.2 职业规范 能够在中学化学教育实践过程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 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 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毕业要求 2: [教育情怀]
热爱教育事业,认同化学教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 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工作认真负责,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 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 职业认同 具有家国情怀,乐于从教,热爱教育事业,认同化学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
2.2 责任意识 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工作认真负责、细致耐心,具有 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具有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2.3 关爱学生 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 国的领路人。
毕业要求 3: [学科素养]
系统掌握化学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学科前沿知识、发展趋势和应用 前景,了解化学学科与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学科的联系,了解化学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具有运用化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3.1 学科知识 具有扎实的化学学科基础知识,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掌握化学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3.2 学科视野 了解化学学科前沿知识、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了解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了解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了解学习科学 的相关知识。
3.3 学科技能 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具备较好的化学实验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 究能力、实验室安全事故预防和紧急事故处理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 相关的问题。
毕业要求4: [教学能力]
具有初步的中学化学教学能力,熟悉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了解教育教学理论,能够运用化学学 科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中学化学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具备说课、讲课、评课、板书设计、 课件制作等教学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化学教学研究能力。
4.1 教学设计 在中学化学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化学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认 知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视角出发,选择教学内容,运用化学学科教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进行 教学设计。
4.2 教学技能 掌握化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具备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技能,能有 效地组织实施课堂教学与评价,具备初步的化学教学能力,能够规范地上好一节化学课。
4.3 教学研究 能够发现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开展教学研究,具备一定的化学教学研究能力。
毕业要求 5: [班级指导]
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能够在中学化学教学工作中融入德育教育。掌 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学会班级管理,参与组织与指导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教育活动。
5.1 德育工作 了解中学德育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树立德育为先的理念,能够将德育融入到 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
5.2 班级管理 掌握班级组织管理与建设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点。 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获得积极的体验。
毕业要求 6: [综合育人]
树立综合育人理念,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化学学科育人价值,具备结合 化学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的能力。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 育和社团活动,具备活动育人能力。
6.1 学科育人 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理解和发掘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具有综 合育人的意识。初步掌握化学学科育人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具备结合化学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的能力。
6.2 活动育人 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育人的内涵和方法,积极参与组织相关主题教育和社团 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毕业要求 7: [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中学化学教育改革进展,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 需求,进行化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具有创新 意识和解决中学化学教学问题的能力。
7.1 终身学习 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了 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进展,知晓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能够适应时代和 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
7.2 自我反思 初步掌握反思方法与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从学 生学习、课程教学、学科理解等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毕业要求8: [沟通合作]
掌握沟通合作技能,理解学习共同体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 神。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等交流合作的方式与方法,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8.1 团队协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8.2 沟通交流 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等交流合作的方式与方法,能够与老师、同学等进行有 效的沟通交流。
四、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对应关系矩阵
五、学制、学位与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标准学制为 4 年,修业年限为 4-6 年。(实行弹性学制,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国外研修(交换 生)、入伍服兵役、休学创业等个性需求。)
达到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类别的最低学分要求,总学分不低于 160 学分,必修课程均合 格且综合素质测试成绩合格以上,毕业颁发化学专业毕业证书,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化学、教育学
七、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学教学论、 化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中学化学实验研究、化工基础、中学教育学、中学 心理学、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化工基础实验等。
八、课程结构及学分分布
课程结构及学分分布比例表
课程类别 |
学时 |
理论教学学分 |
实践教学学分 |
总学分 |
占学分比例(%) |
通识必修课程 |
980 |
37 |
10.5 |
47.5 |
30 |
通识选修课程 |
128 |
8 |
0 |
8 |
5 |
学科基础课程 |
224 |
12 |
1 |
13 |
8 |
专业核心课程 |
888 |
30.5 |
12.5 |
43 |
27 |
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 |
288 |
15 |
1.5 |
16.5 |
10 |
专业拓展课程 |
共建课程 |
80 |
5 |
0 |
5 |
3 |
特色课程 |
96 |
6 |
0 |
6 |
4 |
专业实践及素质拓展 |
0 |
0 |
21 |
21 |
13 |
总 计 |
2684 |
113.5 |
46.5 |
160 |
100% |
注:表中比例数据保留整数。
九、课程设置及教学进度表
表 1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模块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学 时 |
周学 时 |
讲授学时 |
实践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线下 |
线上 |
|
|
思想 政治 类 |
2010001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4 |
48 |
|
|
1 |
考试 |
|
2010002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4 |
32 |
16 |
|
2 |
考试 |
|
2010003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4 |
48 |
|
|
3 |
考试 |
|
2010004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4 |
48 |
|
|
4 |
考试 |
|
2010005D |
形势与政策 |
2 |
64 |
2 |
48 |
16 |
|
1-8 |
考查 |
|
2010006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48 |
4 |
36 |
|
12 |
1 |
考试 |
|
2010007D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 学 |
2 |
32 |
|
|
|
32 |
1-4 |
考查 |
每学期 8 学时 |
20400088 |
教师职业道德与政策法 规 |
2 |
32 |
2 |
32 |
|
|
5 |
考试 |
法学院 负责 |
|
小计 |
21 |
368 |
|
292 |
32 |
44 |
|
|
|
军体 与健 康类 |
2120001D |
大学体育 |
4 |
144 |
2 |
16 |
|
128 |
1-4 |
考试 |
理论+实 践 |
12200021 |
军事理论 |
2 |
36 |
2 |
12 |
24 |
|
1 |
考查 |
|
1220003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2 |
16 |
16 |
|
1 |
考查 |
|
小计 |
8 |
212 |
|
44 |
40 |
128 |
|
|
|
语言 与技 能类 |
2060001D |
大学外语(读写) |
7.5 |
120 |
2 |
120 |
|
|
1-4 |
考试 |
|
2060002D |
大学外语(听说) |
3 |
120 |
2 |
|
|
120 |
1-4 |
考查 |
|
2220003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1 |
1.5 |
32 |
2 |
8 |
8 |
16 |
1 |
考试 |
|
22200044 |
现代教育技术 |
1.5 |
32 |
2 |
|
16 |
16 |
4 |
考试 |
|
22200033 |
劳动教育 |
2 |
32 |
2 |
16 |
16 |
|
3 |
考查 |
|
小计 |
15.5 |
336 |
|
144 |
40 |
152 |
|
|
|
创新 创业 类 |
11900012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 指导 |
1.5 |
32 |
2 |
8 |
8 |
16 |
2 |
考查 |
|
1190023 |
创业基础 |
1.5 |
32 |
2 |
8 |
8 |
16 |
3 |
考查 |
|
课程 类别 |
课程 模块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学 时 |
周学 时 |
讲授学时 |
实践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线下 |
线上 |
|
|
|
小计 |
3 |
64 |
|
16 |
16 |
32 |
|
|
|
通 识 选 修 |
必选 系列 |
思想政治系列(含四史+东北抗联精 神选讲) |
2 |
32 |
2 |
32 |
|
|
2-8 |
考查 |
每个系 列课程 后附 N 门课程 |
美育教育系列 |
2 |
32 |
2 |
32 |
|
|
2-8 |
考查 |
任选 系列 |
人文与社科系列、 自然与科技系列、 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系 列、教师教育系列、劳动教育系列、 乡村振兴系列课程(“优师计划 ”必 选) |
1 |
16 |
2 |
16 |
|
|
2-8 |
考查 |
任选 4 门课程 |
小计 |
8 |
128 |
|
128 |
|
|
|
|
|
学时 学分 |
55.5 |
1108 |
|
624 |
128 |
356 |
|
|
表 2 专业教育课程教学进程表(师范类)
课程 设置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 时 |
周学 时 |
讲授学时 |
实践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辅 修 专 业 |
辅修 第二 学士 学位 |
备注 |
线下 |
线上 |
学科 基础 课程 |
21300081 |
高等数学D1 |
3 |
48 |
4 |
48 |
|
|
1 |
考试 |
|
|
根据《国标》 开设相应课 程,由各学院 开设。 |
21300092 |
高等数学D2 |
3 |
48 |
4 |
48 |
|
|
2 |
考试 |
|
|
21400012 |
大学物理A1 |
3.5 |
64 |
4 |
48 |
|
16 |
2 |
考试 |
|
|
21400023 |
大学物理A2 |
3.5 |
64 |
4 |
48 |
|
16 |
3 |
考试 |
|
|
小计: |
13 |
224 |
|
192 |
|
32 |
|
|
|
|
专业核 心课程 |
2161101D |
无机化学 |
3 |
48 |
4 |
48 |
|
|
1(1) |
考试 |
是 |
是 |
根据《国标》 开设相应课 程,由各学院 开设。 |
2161101D |
无机化学 |
3.5 |
56 |
4 |
56 |
|
|
2(2) |
考试 |
是 |
是 |
21611023 |
分析化学 |
3.5 |
56 |
4 |
56 |
|
|
3(3) |
考试 |
是 |
是 |
2161103D |
有机化学 |
3 |
48 |
4 |
48 |
|
|
3(1) |
考试 |
是 |
是 |
2161103D |
有机化学 |
3.5 |
56 |
4 |
56 |
|
|
4(2) |
考试 |
是 |
是 |
2161104D |
物理化学 |
3 |
48 |
4 |
48 |
|
|
5(3) |
考试 |
是 |
是 |
2161104D |
物理化学 |
3 |
48 |
4 |
48 |
|
|
6(4) |
考试 |
是 |
是 |
21611055 |
化工基础 |
2 |
32 |
4 |
32 |
|
|
5 |
考试 |
|
|
21611065 |
结构化学 |
2 |
32 |
4 |
32 |
|
|
5 |
考试 |
|
|
21611074 |
仪器分析 |
3 |
48 |
4 |
48 |
|
|
4(4) |
考试 |
是 |
是 |
21611081 |
化学实验室安 全基础 |
1 |
16 |
2 |
16 |
|
|
1(1) |
考查 |
是 |
是 |
2164101D |
无机化学实验 |
1.5 |
|
4 |
|
|
48 |
1(1) |
考查 |
是 |
是 |
2164101D |
无机化学实验 |
1.5 |
|
4 |
|
|
48 |
2(2) |
考查 |
是 |
是 |
21641023 |
分析化学实验 |
1.5 |
|
4 |
|
|
48 |
3(3) |
考查 |
是 |
是 |
2164103D |
☆有机化学实 验 |
1.5 |
|
4 |
|
|
48 |
3(1) |
考查 |
是 |
是 |
2164103D |
☆有机化学实 验 |
1.5 |
|
4 |
|
|
48 |
4(2) |
考查 |
是 |
是 |
2164104D |
物理化学实验 |
1.5 |
|
6 |
|
|
48 |
5(3) |
考查 |
是 |
是 |
2164104D |
物理化学实验 |
1.5 |
|
6 |
|
|
48 |
6(4) |
考查 |
是 |
是 |
|
21641055 |
化工基础实验 |
0.5 |
|
4 |
|
|
16 |
5 |
考查 |
|
|
|
21641064 |
仪器分析实验 |
1.5 |
|
4 |
|
|
48 |
4 |
考查 |
|
|
小计: |
43 |
888 |
|
488 |
|
400 |
|
|
37 |
37 |
教师教 育课程 |
20400013 |
中学心理学 |
3 |
48 |
4 |
48 |
|
|
3 |
考试 |
|
|
教育科学学 院开设 |
20400024 |
中学教育学 |
3 |
48 |
4 |
48 |
|
|
4 |
考试 |
|
|
21611086 |
班级管理 |
1 |
16 |
2 |
16 |
|
|
6 |
考查 |
|
|
各 专 业 负责 开设 |
21611094 |
化学教学论 |
3 |
48 |
4 |
48 |
|
|
4(4) |
考试 |
是 |
是 |
乡土教育专 题(适用“优 师计划 ”师范 生) |
21611105 |
化学课程标准 与教材分析 |
3 |
48 |
4 |
48 |
|
|
5(3) |
考试 |
是 |
是 |
21641115 |
中学化学实验 研究 |
1.5 |
|
4 |
|
|
48 |
5 |
考查 |
|
|
21611126 |
中学化学教学 设计 |
2 |
32 |
2 |
32 |
|
|
6(4) |
考试 |
是 |
是 |
小计: |
16.5 |
288 |
|
240 |
|
48 |
|
|
8 |
8 |
|
专 业 拓 展 课 程 |
基础 教育 共建 课程 |
21621136 |
中学化学习题 研究 |
2 |
32 |
2 |
32 |
|
|
6 |
考查 |
|
|
|
21621145 |
化学专题教学 |
2 |
32 |
2 |
32 |
|
|
5 |
考查 |
|
|
21621155 |
中外教育史 |
2 |
32 |
2 |
32 |
|
|
5 |
考查 |
|
|
21621166 |
化学教育研究 方法及论文写 作 |
1 |
16 |
2 |
16 |
|
|
6 |
考查 |
|
|
21621178 |
化学基础教育 改革前沿 |
1 |
16 |
2 |
16 |
|
|
8 |
考查 |
|
|
21621188 |
化学史 |
2 |
32 |
2 |
32 |
|
|
8 |
考查 |
|
|
21621196 |
教师职业道德 与专业发展 |
1 |
16 |
2 |
16 |
|
|
6 |
考查 |
|
|
专业 特色 课程 |
21621206 |
配位化学 |
2 |
32 |
2 |
32 |
|
|
6 |
考查 |
|
|
|
21621215 |
化学信息学 |
2 |
32 |
2 |
32 |
|
|
5 |
考查 |
|
|
21621228 |
计算机在化学 中的应用 |
2 |
32 |
2 |
32 |
|
|
8 |
考查 |
|
|
|
|
21621236 |
波谱解析与联 用技术 |
2 |
32 |
2 |
32 |
|
|
6 |
考查 |
|
|
|
21621248 |
功能材料合成 与制备 |
2 |
32 |
2 |
32 |
|
|
6 |
考查 |
|
|
21621256 |
专业英语 |
2 |
32 |
2 |
32 |
|
|
6 |
考查 |
|
|
21621266 |
生物化学 |
2 |
32 |
2 |
32 |
|
|
6 |
考查 |
|
|
21621277 |
无机化学选论 |
1 |
16 |
2 |
16 |
|
|
7 |
考查 |
|
|
21621287 |
分析化学选论 |
1 |
16 |
2 |
16 |
|
|
7 |
考查 |
|
|
21621297 |
有机化学选论 |
1 |
16 |
2 |
16 |
|
|
7 |
考查 |
|
|
21621307 |
物理化学选论 |
1 |
16 |
2 |
16 |
|
|
7 |
考查 |
|
|
小计: |
11 |
176 |
|
|
|
|
|
|
|
|
|
表 3 实践教学及素质拓展平台进程表
类别 |
模块 |
代码 |
实践环节名称 |
学分 |
周数 |
修读 学期 |
备注 |
实践 教学 |
集中性实践 教学环节 |
11160011 |
入学教育 |
不计学分 |
1 |
1 |
第 1 周、学生处负责组织实施 |
10660021 |
军事训练 |
2 |
2 |
1 |
第 1-2 周、学生处负责组织实施 |
11160038 |
毕业教育 |
不计学分 |
1 |
8 |
学生处负责组织实施 |
2166006D |
教育见习 |
1 |
2 |
4-7 |
具体安排形式,由学校统一组织,各专业结 合实际开展实施。 |
2166007D |
教育实习 |
6 |
14 |
7 |
2166008D |
教育研习 |
1 |
2 |
7-8 |
2166012D |
毕业设计(论文) |
6 |
6 |
7-8 |
论文答辩集中在第八学期 14-15 周进行。 |
师范专业实 践 |
1116001D |
规范汉字书写 |
2 |
分散 |
2-6 |
分散训练与考核,证书制管理,每项合格可 认定 0.5 学分。授课形式由学校统一组织安 排。 |
2056002D |
普通话 |
1116003D |
微格训练 |
2166004D |
班主任工作 |
素质 拓展 |
课外实践 |
2166001D |
第二课堂活动 |
2 |
分散 |
1-8 |
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牵头组织制定相关实践 活动大纲。 |
2166004D |
创新创业实践(必选) |
1 |
学分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