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81301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一、专业简介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于 2011 年招生,本专业学制四年,完成学业授予工科学士学位。
本专业重视工程基础和学科交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央财政支持地 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支持下,本专业建立了化工原理实验室、化工仿真实验室、精 细化工实验室和化工过程模拟实验室等一系列实验平台,为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 面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创造条件。本专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本专业 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和化工原理实验竞赛中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励,内容丰富, 富有创造性。
二、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和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备化学、化 学工程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化工技术,富有创新意识和扎实 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能在化工、能源、材料、军工和科研机构等化 工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 型工程技术人才。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目标对毕业生毕业 5 年后的专业发展预期如下:
培养目标 1 :能够具备化学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培养目标 2 :能够熟练应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考虑实际生产 过程中复杂因素的影响,通过使用现代工具分析并解决化工过程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且具 有创新意识和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 3 :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对化工专业技术领域很好地进行 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够通过终身学习适应职业发展,对职业发展能够主动进行规划并实施, 在化工相关领域具有职场竞争力。
培养目标 4 :能够在社会大背景下,处理好工程实践和政策、法律法规、伦理、监管、 安全、环境与经济等方面的关系,并能够提出合理改进意见及措施。
培养目标 5 :能够组建团队并进行管理,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领导能 力,对项目设计及实施能够应用管理及经济分析相关知识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人文知识、外语、数学、物理及化学等理论课程的基础上,系统学习 化学工程学和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经过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 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化工生产过程模拟优化、革新
改造,化工工艺及产品设计与研发、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要求 1 :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 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
1.1 能够运用数学、 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进行表述和分 析,并阐明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条件、构成、范围和解决目标。
1.2 能够运用数学、 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建立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多种 数学模型并求解。
1.3 能够运用数学、 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化工专业知识判别化工相关领域的复杂化学 工程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案的优劣和优化途径。
毕业要求 2: 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 杂化学工程问题, 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应用数学、 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影响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关键 因素,基于化工相关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进行正确表达。
2.2 通过文献研究,了解相关问题研究动态,分析和比较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2.3 能综合应用数学、 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分析化工相关领域的复杂化学工程 问题获得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毕业要求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 或化工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经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 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掌握化工设计和产品开发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了解影响设计 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3.2 能够选择或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设备)或化工工艺流程,掌握化工单元设备 设计和化工过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在设计及开发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
3.3 在化工设计过程中能够考虑经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外部 约束条件。
毕业要求 4: 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 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与专业知识,调研和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4.2 能够依据化学工程与工艺理论,根据对象特性(点)及研究目的,确定研究路线, 设计实验方案。
4.3 能选用或建立实验装置,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安全地进行实验,正确采集、整理 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建模、分析和解释,获取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 5: 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 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了解与化工相关的现代仪器、现代工程工具、信息技术工具和模拟软件等现代工具 的使用方法和原理,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2 能选择合适的与化工相关的制图、编程、过程模拟与分析等方面的技术与工具用于 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 6: 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化学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化工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 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化工行业相关背景知识及技术标准、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 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6.2 能够分析和评价化工实践过程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相互影响,理解 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毕业要求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充分认识化工过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自觉 进行环境保护。
7.2 在项目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对资源利用率能够进行基本评价,提出污染物处理方案及 安全防范措施。
毕业要求 8: 职业范围
能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化 学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能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正确的价值 观,理解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能够担当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 任。
8.2 理解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明确化学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自 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并履行职业责任。
毕业要求 9: 个人和团队
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 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能与其他学科的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开展工作,胜任个体、团队成员的角色 和责任。
9.2 具有任务分解、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的能力,承担团队负责人的角色和责任。
毕业要求 10: 沟通
能够就复杂化学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 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 进行沟通和交流。
10. 1 能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就复杂化学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 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 了解国内外化工相关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10.3 掌握一门外语及一定量的化工专业外文词汇,具有翻译、阅读化工专业外文资料的 能力,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专业技术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 11: 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化工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 1 理解并掌握化工生产及项目规划中涉及的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 在化工产品开发、工艺设计和流程优化等多学科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工程经济分析能 力。
毕业要求 12: 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 1 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 习的意识。
12.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 进行职业规划,适应发展。
四、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对应关系矩阵
五、学制、学位与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基本学制为 4 年,修业年限为 4-6 年。
达到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各课程类别的最低学分要求,总学分不低于 162 学分。
颁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证书,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主干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
七、专业核心(主干)课程
1. 无机化学 2.分析化学 3.有机化学 4.物理化学 5.仪器分析 6.化工原理 7.化学反应 工程 8.化学实验室安全基础 9.无机化学实验 10.分析化学实验 11.有机化学实验 12.物理 化学实验 13.仪器分析实验 14.化工原理实验
八、课程结构及学分分布
课程结构及学分分布比例表
课程类别 |
学时 |
理论教学学分 |
实践教学学分 |
总学分 |
占学分比例(%) |
通识必修课程 |
948 |
35 |
10.5 |
45.5 |
28.09 |
通识选修课程 |
128 |
8 |
0 |
8 |
4.9 |
学科基础课程 |
312 |
17.5 |
1 |
18.5 |
11.4 |
专业核心课程 |
968 |
33.5 |
13.5 |
47 |
29.0 |
专业方向课程 |
216 |
12.5 |
0.5 |
13 |
8.0 |
专业拓展课程 |
共建课程 |
32 |
2 |
0 |
2 |
1.2 |
特色课程 |
160 |
6 |
2 |
8 |
4.9 |
专业实践及素质拓展 |
0 |
0 |
20 |
20 |
12.3 |
总 计 |
2764 |
114.5 |
47.5 |
162 |
100% |
注:表中比例数据保留整数。
九、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表 1 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 模块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学 时 |
周学 时 |
讲授学时 |
实践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线下 |
线上 |
|
通 识 必 修 |
思想 政治 类 |
20100011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4 |
48 |
|
|
1 |
考试 |
|
2010002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4 |
32 |
16 |
|
2 |
考试 |
|
20100033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4 |
48 |
|
|
3 |
考试 |
|
2010004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48 |
4 |
48 |
|
|
4 |
考试 |
|
2010005D |
形势与政策 |
2 |
64 |
2 |
48 |
16 |
|
1-8 |
考查 |
|
2010006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48 |
4 |
36 |
|
12 |
1 |
考试 |
|
2010007D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 学 |
2 |
32 |
|
|
|
32 |
1-4 |
考查 |
每学期 8 学时 |
|
小计 |
19 |
336 |
|
260 |
32 |
44 |
|
|
|
军体 与健 康类 |
2120001D |
大学体育 |
4 |
144 |
2 |
16 |
|
128 |
1-4 |
考试 |
理论+实 践 |
12200021 |
军事理论与安全教育 |
2 |
36 |
2 |
12 |
24 |
|
1 |
考查 |
学生处 负责 |
12200031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2 |
16 |
16 |
|
1 |
考查 |
小计 |
8 |
212 |
|
44 |
40 |
128 |
|
|
|
语言 与技 能类 |
2060001D |
大学外语(读写) |
7.5 |
120 |
2 |
120 |
|
|
1-4 |
考试 |
|
2060002D |
大学外语(听说) |
3 |
120 |
2 |
|
|
120 |
1-4 |
考查 |
|
22200031 |
大学计算机基础 1 |
1.5 |
32 |
2 |
8 |
8 |
16 |
1 |
考试 |
|
22200032 |
大学计算机基础 2 |
1.5 |
32 |
2 |
16 |
|
16 |
2 |
考试 |
非师范 专业 |
22200033 |
劳动教育 |
2 |
32 |
2 |
16 |
16 |
|
|
考查 |
|
小计 |
15.5 |
336 |
|
160 |
24 |
152 |
|
|
|
创新 创业 类 |
11900012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 指导 |
1.5 |
32 |
2 |
8 |
8 |
16 |
2 |
考查 |
|
1190023 |
创业基础 |
1.5 |
32 |
2 |
8 |
8 |
16 |
3 |
考查 |
|
小计 |
3 |
64 |
|
16 |
16 |
32 |
|
|
|
课程 类别 |
课程 模块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总学 时 |
周学 时 |
讲授学时 |
实践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线下 |
线上 |
|
通 识 选 修 |
必选 系列 |
思想政治系列(含四史+东北抗联精 神选讲) |
2 |
32 |
2 |
32 |
|
|
2-8 |
考查 |
每个系 列课程 后附 N 门课程 |
美育教育系列 |
2 |
32 |
2 |
32 |
|
|
2-8 |
考查 |
任选 系列 |
人文与社科系列、 自然与科技系列、 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系 列、教师教育系列、劳动教育系列 |
1 |
16 |
2 |
16 |
|
|
2-8 |
考查 |
任选 4 门课程 |
小计 |
8 |
128 |
|
128 |
|
|
|
|
|
学时 学分 |
53.5 |
1076 |
|
608 |
112 |
356 |
|
|
表 2 专业教育课程教学进程表
课程 设置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 时 |
周学 时 |
讲授学时 |
实践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线下 |
线上 |
学科 基础 课程 |
21300061 |
高等数学C1 |
3.5 |
56 |
4 |
56 |
|
|
1 |
考试 |
|
21300072 |
高等数学C2 |
3.5 |
56 |
4 |
56 |
|
|
2 |
考试 |
21300122 |
线性代数B |
2.5 |
40 |
4 |
40 |
|
|
2 |
考试 |
21400012 |
大学物理A1 |
3.5 |
64 |
4 |
48 |
|
16 |
2 |
考试 |
21400023 |
大学物理A2 |
3.5 |
64 |
4 |
48 |
|
16 |
3 |
考试 |
21623093 |
电工学 |
2 |
32 |
2 |
32 |
|
|
3 |
考试 |
小计: |
18.5 |
312 |
|
280 |
|
32 |
|
|
专业 核心 课程 |
2161301D |
无机化学 1 |
3 |
48 |
4 |
48 |
|
|
1 |
考试 |
|
2161301D |
无机化学 2 |
3.5 |
56 |
4 |
56 |
|
|
2 |
考试 |
21613023 |
分析化学 |
3.5 |
56 |
4 |
56 |
|
|
3 |
考试 |
2161303D |
有机化学 1 |
3 |
48 |
4 |
48 |
|
|
3 |
考试 |
2161303D |
有机化学 2 |
3.5 |
56 |
4 |
56 |
|
|
4 |
考试 |
2161304D |
物理化学 1 |
3 |
48 |
4 |
48 |
|
|
5 |
考试 |
2161304D |
物理化学 2 |
3 |
48 |
4 |
48 |
|
|
6 |
考试 |
21613054 |
仪器分析 |
3 |
48 |
4 |
48 |
|
|
4 |
考试 |
21613064 |
化工原理 |
3.5 |
56 |
4 |
56 |
|
|
4 |
考试 |
21613074 |
化学反应工程 |
3.5 |
56 |
4 |
56 |
|
|
4 |
考试 |
21613081 |
化学实验室安全基础 |
1 |
16 |
2 |
16 |
|
|
1 |
考查 |
2163301D |
无机化学实验 1 |
1.5 |
48 |
4 |
|
|
48 |
1 |
考查 |
2163301D |
无机化学实验 2 |
1.5 |
48 |
4 |
|
|
48 |
2 |
考查 |
21633023 |
分析化学实验 |
1.5 |
48 |
4 |
|
|
48 |
3 |
考查 |
2163303D |
有机化学实验1 |
1.5 |
48 |
4 |
|
|
48 |
3 |
考查 |
2163303D |
有机化学实验2 |
1.5 |
48 |
44 |
|
|
48 |
4 |
考查 |
2163304D |
物理化学实验1 |
1.5 |
48 |
4 |
|
|
48 |
5 |
考查 |
2163304D |
物理化学实验2 |
1.5 |
48 |
4 |
|
|
48 |
6 |
考查 |
21633054 |
仪器分析实验 |
1.5 |
48 |
4 |
|
|
48 |
4 |
考查 |
21633064 |
化工原理实验 |
1.5 |
48 |
4 |
|
|
48 |
4 |
考查 |
小计: |
47 |
968 |
|
536 |
|
432 |
|
|
专业 方向 课程 |
21613086 |
化工设计 |
2 |
32 |
2 |
32 |
|
|
6 |
考试 |
21613095 |
化工仪表自动化 |
3 |
48 |
4 |
48 |
|
|
5 |
考试 |
21613102 |
化工制图 |
2.5 |
48 |
4 |
32 |
|
16 |
2 |
考查 |
21613116 |
化工工艺学 |
3.5 |
56 |
4 |
56 |
|
|
6 |
考试 |
21613124 |
化工热力学 |
2 |
32 |
2 |
32 |
|
|
4 |
考试 |
课程 设置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 时 |
周学 时 |
讲授学时 |
实践 学时 |
开课 学期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线下 |
线上 |
小计: |
13 |
216 |
|
200 |
|
16 |
|
|
|
专 业 拓 展 课 程 |
行企业共建课程 |
21623016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
2 |
32 |
2 |
32 |
|
|
6 |
考查 |
|
21623026 |
化工安全概论 |
2 |
32 |
2 |
32 |
|
|
6 |
考查 |
21623037 |
化工过程控制 |
2 |
32 |
2 |
32 |
|
|
7 |
考查 |
21623045 |
化工分离工程 |
2 |
32 |
2 |
32 |
|
|
5 |
考查 |
21623057 |
化工企业管理 |
2 |
32 |
2 |
32 |
|
|
7 |
考查 |
专业特色课程 |
21623065 |
化工仿真实验 |
1 |
32 |
2 |
|
|
32 |
5 |
考查 |
|
21623076 |
结构化学 |
2 |
32 |
2 |
32 |
|
|
6 |
考查 |
21623086 |
专业英语 |
2 |
32 |
2 |
32 |
|
|
6 |
考查 |
21623097 |
综合化学实验 |
1 |
32 |
4 |
|
|
32 |
7 |
考查 |
21623104 |
高分子化学 |
2 |
32 |
2 |
32 |
|
|
4 |
考查 |
21623115 |
化学信息学 |
2 |
32 |
2 |
32 |
|
|
5 |
考查 |
21623128 |
配位化学 |
2 |
32 |
2 |
32 |
|
|
8 |
考查 |
21623137 |
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 用 |
2 |
32 |
2 |
32 |
|
|
7 |
考查 |
21623147 |
生物化学 |
2 |
32 |
2 |
32 |
|
|
7 |
考查 |
21623157 |
工业催化 |
2 |
32 |
2 |
32 |
|
|
7 |
考查 |
21623167 |
Aspen plus 在化工中 的应用 |
1 |
32 |
4 |
|
|
32 |
7 |
考查 |
21623178 |
化学史 |
2 |
32 |
2 |
32 |
|
|
8 |
考查 |
21623188 |
化工实训 |
2 |
32 |
2 |
32 |
|
|
8 |
考查 |
21623196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
1 |
32 |
4 |
|
|
32 |
6 |
考查 |
21623207 |
无机化学选论 |
1 |
16 |
2 |
16 |
|
|
7 |
考查 |
21623217 |
分析化学选论 |
1 |
16 |
2 |
16 |
|
|
7 |
考查 |
21623227 |
有机化学选论 |
1 |
16 |
2 |
16 |
|
|
7 |
考查 |
21623237 |
物理化学选论 |
1 |
16 |
2 |
16 |
|
|
7 |
考查 |
小计: |
10 |
192 |
|
128 |
|
64 |
|
|
|
表 3 实践教学及素质拓展平台进程表
类 别 |
模块 |
代码 |
实践环节名称 |
学分 |
周 数 |
修读 学期 |
备注 |
实践 教学 |
集中性实 践教学环 节 |
11160011 |
入学教育 |
不计学 分 |
1 |
1 |
第 1 周、学生处负责组织实施 |
10660021 |
军事训练 |
2 |
2 |
1 |
第 1-2 周、学生处负责组织实施 |
11160038 |
毕业教育 |
不计学 分 |
1 |
8 |
学生处负责组织实施 |
2166004D |
专业见习 |
2 |
1 |
3-5 |
分阶段进行 3 次,工科类专业 2 学分 |
2166005D |
专业实习 |
6 |
12 |
6-8 |
各专业专业实习不少于 12 周,参照《国 标》进行设定,修读学期可根据专业特点 进行安排。 |
2166012D |
毕业设计(论文) |
6 |
6 |
7-8 |
论文答辩集中在第八学期 14-15 周进行。 |
分散实践 |
2166001D |
企业调查 |
1 |
1 |
6-8 |
本模块共计 1-3 学分,各专业结合专业特 点,开展相应实践活动,凸显专业特色, 学校对活动形式、数量、学期及学分分配 不做统一要求和管理。 |
素质 拓展 |
课外实践 |
2166001D |
第二课堂活动 |
2 |
分散 |
1-8 |
团委、创新创业学院牵头组织制定相关实 践活动大纲。 |
2167004D |
创新创业实践(必 选) |
1 |
学分 |
20 |